企业积极参与制定标准,是为了争夺行业话语权,因为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某项先进技术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的企业,才有资格制定标准,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可谓得标准者得天下
标准的意义
企业积极参与制定标准,是为了争夺“行业话语权”,因为在业内享有较高声誉,某项先进技术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的企业,才有资格制定标准,谁掌握了标准的制定权,谁的技术成为标准,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可谓得标准者得天下
企业做标准的十大好处
(一)企业战略与形象提升
近年来,很多企业意识到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战略意义以及标准对企业形象提升的重要性。形成了共识:
一流的企业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卖产品。
标准可以有效地规避竞争,淘汰不符合标准的企业,提高竞争门槛,提升企业在整个行业的美誉度。企业参与标准的制定可以让公众产生很好的联想:标准只有管理部门制定,企业参与说明企业在行业内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可信度,同时在某些方面也得到了管理部门的认可。这样一来,公众自然会想到企业在其行业内有着很高的权威性!
(二)企业保护自我发展的壁垒
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也是近年来很多企业参与制定标准的原因!率先参与、制定标准,率先推向市场、规范市场,一旦标准实施,企业就获得一个绝好的保护自我发展的壁垒,也获得了到国内、国际市场攻城掠地的强大武器。
给外界或者客户的印象:凡是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其规模不一定排在行业前列,但一定在单品类或某些品类做到了最前列,在技术或工艺方面形成了自我特色,所以,企业要积极主动加强与标准制定机构的沟通,建立良性互动关系,为跻身制定标准队伍增加砝码。
(三)企业树立行业领导品牌
参与标准制定,是企业树立行业领导品牌,战略与形象提升的有效途径,提高企业在行业与市场的知名度。企业通过制定某些国家和行业的重要标准同时在制定中起绝对的主导地位,以此足可以向公众展示出行业的品牌领导风范。
(四)企业拥有规则的话语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表面看强调的是做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
实质上,其还有另一深层含义,即谁掌握了“规则”的“制定权”,谁将拥有“话语权”,成为“领导者”作为遵守者,只能被动跟随。“得标准”也许未必得天下,但“得标准”一定能成为破除各种各样技术贸易壁垒的“利器”。
(五)企业抢占市场先机
起草标准过程比较长,一般都是一年以上。参与标准制定的企业可在生产方面抢占先机,即:早一步调整原材料的采购,以免造成因产品指标不达标而造成浪费。
企业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发出了企业的声音,了解了标准核心内容,提前让客户知道产品或者行业动向,在投标中抢占市场先机。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企业会尽量将自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或者对自己有利的技术写进标准,让跟随者滞后“找路走”
(六)企业涉标调整幅度较小
在标准制定中能够建言建议,便拥有了提出有利于自身企业发展的术语名称、技术指标等话语权,参编企业很少有为了满足标准而大动干戈、调整产品方案的举动。
比如,在一些参数的标准设置上,企业极有可能将自身的生产参数设定为行业、国家标准,一旦标准开始推广实施,其他企业必须遵守。对于不达标的企业来说,必须通过改进生产工艺等方式达标。
(七)企业赢取更高的发展平台
通过参与和主导标准的制定,在引领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能提前把脉调整企业发展方向等。发出自身企业的声音,在规则的制定过程中抢占“制高点”,为自身企业的发展赢取更高平台,在同类产品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八)政府奖励和鼓励企业参与标准建设
参与制定标准的企业,大致都是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中心企业或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单位,新产品鉴定,或评审企业,创新试点企业
说明了标准化恰是技术、专利和标准有机结合的过程。所以,政府倡导企业参与标准起草,给与鼓励、引导。
(九)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急剧增强
在市场竞争中,比人脉、价格、质量的同时,客户更看重企业的形象、层面和合作前途。企业参与标准起草,证明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客户主管在“售后服务”、“意外处置”、“上级交代”、“同事猜疑”等方面,无后顾之忧,事实上加强了参与标准起草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十)作为参编人员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的重要指标
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时的技术要求之一参加标准制定。有了标准起草经历,为职称评审加大了砝码。
岗位晋升的要求之一:
行业内技术知名或专家。有了标准起草经历,同样为岗位晋升加大了砝码。